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、農業大國,有道是“無工不富、無農不穩、無商不活”,農業問題關系到社會穩定甚至人類生存問題,說白了就是食品問題關系到社會穩定甚至人類生存問題,我們一日三餐離不開吃飯,離不開農產品,哪怕科技再發達,對農產品的需求和要求,只會更大更高。很遺憾,我們現在吃到的食品,卻是越來越差:外觀好看了、長得更大了,殊不知,很多都是經過化學加工的,好看不好吃,甚至有害身體的,在種養、加工和儲運環節存在大量的不為人知的也見不得人的秘密,如種養時加激素、加工時熏硫磺、儲運時加防腐劑,等等。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,人人自危。
農產品(包括海產品)普遍存在如下幾個特點:
含水量大(da)
肉類普遍達到50%左右,果蔬類普遍達到80—90%。買賣運輸農產品,差不多就是買賣運輸水。
季節性強
農產品加工銷售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非常強的季節性,平時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剛上市的(大棚除外),盛產期爛在地里、樹上,送都沒人要。
容易腐爛(lan)變質
大部分農產品在室溫情況下,幾天就會腐爛變質,或降低營養成分,或改變顏色和口感,由此,儲運成了農產品的大問題,有些農產品儲運的成本遠遠大過種養成本。
需要后期加工
有些農產品,采摘后需要加工才能正常使用,如茶葉、煙草、大米小麥、棉花、檳榔、植物油、中草藥等。
生(sheng)產量(liang)大(da)
隨便一種農產品,哪怕你平時沒有用過吃過,實際上它的生產量都是非常非常大的,十萬噸、百萬噸、千萬甚至萬萬噸來計算的。需要大量的存放場地,如果都用冷庫,成本是人類難于承受的。
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,最好的辦法就是對農產品進行干燥處理,減少農產品的含水量,可以節約運輸成本、大大延長保質期、有效實現供需平衡和抑制市場價格波動、方便消費者采購和使用。
告訴大家一個現象: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,越少食用新鮮食品,更多食用衛生干凈的干品。因此,干燥技術和干燥設備,對我們來說就非常重要和緊迫,但這一行業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。
干燥是一個非常古老、傳統的工藝,甚至不需要人為參與,靠太陽和通風,就實現了干燥,正因為如此,才一直沒有引起重視,覺得研究什么呀?曬一曬就可以了。所以,到今日,我國農產品的干燥加工還是非常非常落后,靠天吃飯為多,污染加工為多。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馬路上,或公路二邊,臟兮兮的地面,晾曬了多少送入你我口中的食物。
很多產品,太陽曬是可以,但是不是達到最佳的效果,就沒有人去想了。傳統的晾曬是開環干燥,即使天氣非常好,也存在灰塵污染、營養成分揮發流失等問題。
更大的(de)問題是,當天氣不好時怎么辦?
以前是分產到戶,每家都有一小塊地坪,每家都有老人小孩的富余勞力。現在這種小農經濟已經淘汰了,政府號召農民種養是很容易的,國家鼓勵農產品生產規模化集約化,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儲運和銷售,這點政府是無能為力的,只有靠農戶自己想辦法,主要靠干燥后來儲運和銷售,但規模化集約化種養后的干燥場所就是非常大的問題,不可能分發到各家各戶去晾曬,突然下雨怎么辦?因此,必須依靠現代化的干燥設備。
干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,干燥燃煤燃柴也是環境污染的主要貢獻者,現在我國霧霾覆蓋區已經達到10%以上,而且集中在比較發達的城市,甚至打到日本去了。因此,控制高污染的燃煤、燃柴干燥設備,推廣以熱泵為主的綠色節能環保設備是大勢所趨,國家出臺了很多的非常大力度的補貼政策。
熱泵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唯一效率超過100%的設備,實際上是吸收了環境中的能量,沒有任何污染,溫度濕度非常方便控制,干燥方面目前已經在南方的多個省份多個行業得到了推廣使用,熱水和地暖方面已經應用非常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