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 奧(ao)伯特(te)烘干 時(shi)間:2020-3-27 16:43:08
佛手百科
佛手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,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,狀如手指,故名佛手。佛手的香氣比香櫞濃,久置更香。藥用佛手(shou)因產區不同而名稱有別,產浙江的稱蘭佛手(shou)(主產地在蘭溪縣),產福建的稱閩佛手,產廣東和廣西的稱廣佛手,產四川和云南的,分別稱川佛手與云佛手或統稱川佛手。云南還有一些栽培品種,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,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,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質,種子平滑或略具鈍棱。
佛手(shou)為(wei)常綠灌(guan)木或小喬木,高達(da)丈余,莖葉基有長(chang)約6厘米的硬銳刺,新枝三棱形。單葉互生,長橢圓形,有透明油點。花(hua)多(duo)在葉腋間生(sheng)出(chu),常(chang)數朵成束,其中雄(xiong)花(hua)較(jiao)多(duo),部(bu)分(fen)為兩(liang)性花(hua),花(hua)冠五瓣,白色微帶紫(zi)暈(yun),春分(fen)至(zhi)清明第一次開花(hua),常(chang)多(duo)雄(xiong)花(hua),結的果(guo)較(jiao)小,另一次在立夏(xia)前后,9-10月成熟,果大供藥用,皮鮮黃色,皺而有光澤,頂端分歧,常張開如手指狀,故名佛手,肉白,無種子。通常用作中藥,或因其果形奇特,而作為觀賞植物。佛手相被大量制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。
佛手加工工藝步驟
將新鮮的佛手(shou)清洗后(hou)晾干,切(qie)片,厚(hou)度控(kong)制(zhi)在2-3毫米,這樣利于烘干。將切片好的佛手片放置于物料車托盤,注意堆放厚度不要超過3厘米,這樣有助于烘房內平流風對整個物料的烘干效果保持一致性。
佛手烘干工藝
佛手(shou)烘干時,注意從低溫開始,前(qian)2-3小時以35℃-40℃為宜;中期為保證佛手表面水分繼續蒸發,手相片脫水變小,烘干速度不宜過快,溫度以45℃-52℃為宜,時間約10小時,過程中循環風均勻通過每層托盤,確保每片佛手的干燥程度和品相,因此不同于土爐干燥出現顏色發黑的問題;后期溫度以55℃為宜,時間5小時,這階段佛手片的水分已不多,可以進行快速烘干定型。干一批佛手總耗時約為17-18小時。
139-2991-5365
139-2518-8224